2014-5-28 13:10
sinta
減肥一樣可以做飯桶 識食一定會揀米食
天氣炎熱胃口欠佳,正餐未必想吃飯,也有女士為減肥而戒飯,但中醫師指出,米飯其實營養豐富,屬五穀之首,能強身益氣兼補充一日所需能量,不少女士經常覺得「好攰」,很可能是「冇飯到肚」所致,早上及中午食飯最有益,可讓人精神飽滿一天。
記者:伍雅謙
白米分為粘米及糯米,兩者均有補中益氣、健脾和胃的功效,日常進食的粘米,又分為秈米及粳米。秈米較修長,即絲苗米和泰國香米;粳米則是東北大米及珍珠米,形狀較圓。
糙米熱量較低
註冊中醫師梁寧茵表示,《本草綱目》對粳米有很高評價,能補脾胃、養五臟、壯氣力、養陰生津、除煩止渴、固腸止瀉等。中醫會以粳米入藥,例如治感冒的「桂枝湯」,並建議病人服藥後喝一碗熱粥才入睡,可加強藥力。
她指女士減肥也不應完全戒飯,因米飯除帶來飽足感,也含高蛋白質及熱量,若熱量不足會令人動作遲鈍、易感寒冷、疲勞及精神不振,不少女士易感疲累「就係冇食飯」。若怕吃飯會致胖,可以白飯配清淡餸菜,或改以熱量較低的糙米代替白飯。糙米的蛋白質、纖維及維他命均較白米高,惟不易消化,需細嚼慢嚥。
端午節將至,糭多以糯米製成。她提醒,糯米雖有健脾暖胃、補虛及補血之效,惟性質偏溫,患有關節炎、發燒、咳嗽及曾中風者不宜食用。春夏兩季適合進食薏米,可健脾去濕外,更有舒筋除痹,清熱排膿及滋潤皮膚等功效。
早上吃飯最有益,日本及韓國人都喜歡在早上吃飯,廣東人也有「五更飯」,即在清晨3時至5時吃飯,以白飯配生薑及雞蛋進食,有祛風寒及健脾胃的功效,對病人及坐月產婦尤其有益。
飯後常有所謂「飯氣攻心」,她指出,中醫並無「飯氣」一說,飯後的噯氣並非飯氣,而是胃氣,因吃太飽或太油膩所致;脾虛者用膳後,氣血要待脾臟吸收才能供應到腦部,腦部氣血不足便會有「眼瞓」情況,只要勿進食太飽、太油、太甜、太濃味及難消化的食物便能避免。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/20140528/large/20140528ls3g1.jpg[/img]
有益飯糰推介
名稱:梅風紫蘇飯糰
材料:白飯1碗(珍珠米),紫蘇梅粉1/2茶匙開汁,馬蹄粒少許,熟粟米少許
做法:用少許的紫蘇梅汁拌飯,加入馬蹄,粟米粒,胡椒鹽適量做成飯團
功效:
紫蘇梅──舒緩孕婦水腫、多尿及惡心,解油膩及預防焦躁不安
馬蹄──性寒、清熱瀉火、涼血解毒、開胃消滯、生津潤燥及明目醒酒
粟米──性涼、味甘鹹、益氣、補脾、和胃及安眠
[img]http://static.apple.nextmedia.com/images/apple-photos/apple/20140528/large/a1401a.gif[/img]
來源:蘋果日報網站